重剑无锋——关于刻苦练功
“功夫就得练”——这道理如铁石掷地,铿锵有声。谁不知晓?然而知与行之间,却常横亘着一条无声的鸿沟。习练之事,不贵知,而贵行;不贵知,而贵恒。
初学气功者,每每雄心似火,计划如锦,细密如网:几时习练,几时研读,几时助人,几时授业,无不井井有条,豪情激荡。只是这初燃的火焰,能否经年累月照亮长夜?能将这“恒”字刻进骨血的人,方显出非凡的质地,功夫也才得以生根抽条,悄然生长。
功夫之道,原是重塑生命之河,引它依循特定韵律奔涌。这韵律唯有反复叠加,生命才如春蚕吐丝,一圈圈向上螺旋攀援。前行亦如逆水撑舟,不进则退。稍一松懈,那辛苦建立的有序便如沙塔遇浪,顷刻塌陷,重坠混沌深处。
忆昔练功时,师训如钟:停练一日,须十日填补;停练十日,则百日难追。初闻骇然,觉得未免严苛。及至岁月流过,才深味其中严酷——停功一日,非十日可补,实是那流失的时光本身,再无处可觅!它如指间沙、水中月,一去便永诀于你生命的河床。
何故如此?皆因那一日的停歇,绝非偶然——或因忙碌疲惫,或借口风雨寒暑,诸事纷扰。此念一起,已是在心念天平上,让俗务的秤砣沉沉压下,将功夫之道悄然推离。此便是“重道”之心蒙尘,意识之基松动了根基——这心灵缝隙一旦裂开,绝非事后加练几刻便能填平弥补的。功夫若不能在心田扎根,稍遇坎坷便容易坍倒,意志一旦滑落,再想攀回原处,便难如登天。
反之,若能穿越风雨寒暑,任世事如浪而心念如磐,这本身已是功夫在无形中增长。意志如铁,功夫意识如星火燎原,其光自然愈燃愈亮。所谓“刻苦”,其真髓正蕴于此“恒”字之中——它首先是一股刻入骨髓的意念,然后化作日日不辍的践行。唯有如此,意志方如铁锤,于百炼之下,真正锻出坚刚。
一旦为自身开启半点方便之门,功夫之路便也悄然中断。今日推说繁忙,明日借口赴宴,后日托词儿病,再后日自道不适……理由如尘,永远不绝。恰如那明日复明日的拖延之戏,永远开幕不得——意志便在这无尽的“明日”里,悄然消尽了锋芒。
是以功夫进境,不单系于筋骨之劳,更在心灵深处那根“恒”字心弦的韧度。气功之精微,首重此心此念。哪怕练时状态平平,心绪纷扰如风,愁绪乱云翻滚,但只要你依旧立于原地,日日无缺,便是以行动对功夫致以最高敬意——它在你精神殿堂里的位置,便在这无声的坚持中,悄然升到了无可替代的云霄高处。
这恒久之功,实如重剑无锋:它不炫耀寒光,唯以自身沉实的分量,在无声的岁月里,默默劈开混沌,烛照出生命内在那螺旋上升的幽秘通途——每一寸前行,都是心火不灭的证明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来源网络
【评论】
这篇散文基于气功练习的核心要求——“刻苦练功,持之以恒”,进行了极具文学性和思想深度的再创作。其评论要点如下:
**优点:**
1. **立意深刻,核心聚焦:** 文章牢牢抓住了“恒心”这一核心矛盾,超越了简单的“练功辛苦”层面,深入探讨了“坚持”背后的意识根源和意志较量。这比单纯强调“刻苦”更具哲学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。
2. **意象精妙,喻理生动:**
* **“重剑无锋”:** 作为标题和核心意象,精准地概括了“恒心”的特质——不张扬、不取巧,唯以其沉实的分量(日复一日的坚持)在时间长河中劈开混沌,抵达精进。这与气功修炼的内敛、积累特质高度契合。
* **“生命之河”、“春蚕吐丝”、“螺旋上升”:** 形象地描绘了修炼是一个动态、渐进、需要不断重复和强化的生命重塑过程。
* **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、“沙塔遇浪”:** 生动地刻画出中断练习带来的巨大退步风险,极具警示性。
* **“指间沙”、“水中月”:** 深刻表达了逝去时光的不可追回性,强化了“今日事今日毕”的紧迫感。
3. **语言凝练,富有哲理与文采:**
* 开篇“知与行之间,却常横亘着一条无声的鸿沟”等语句,简洁有力,直指人心。
* “理由如尘,永远不绝”、“意志便在这无尽的'明日’里,悄然消尽了锋芒”等表述,文白相间,充满哲思和文学感染力。
* 全文节奏张弛有度,既有铿锵有力的论断(如“功夫若不能在心田扎根,稍遇坎坷便容易坍倒”),也有深沉悠长的感喟(如“那流失的时光本身,再无处可觅”)。
4. **心理剖析深刻:** 对“中断练习”背后心理机制的剖析极为精准——并非单纯的时间损失,而是**意识层面对功夫“重道”之心的动摇**。“在心念天平上,让俗务的秤砣沉沉压下”等描述,将抽象的心理斗争具象化,揭示了“补练”难以弥补的真正原因在于**意识根基的松动**。
5. **升华主题:** 将“持之以恒”提升到**意志力锻造**和**心灵境界提升**的高度。明确指出,坚持本身(哪怕状态不佳)就是强化意志、提升功夫在心念中地位的过程(“它在你精神殿堂里的位置,便在这无声的坚持中,悄然升到了无可替代的云霄高处”)。这超越了简单的技法练习,触及了心性修炼的本质。
6. **结构严谨,首尾呼应:** 开篇点题(知易行难,贵在恒),中间层层深入(论恒之难、中断之害、意识之重),结尾升华(恒心如重剑,默默劈开混沌,烛照通途),并以“心火不灭”呼应开篇的“行”与“恒”,结构完整有力。
**可圈可点之处:**
* **对“师训”的再阐释:** 将“一日停功十日补”的传统说法,深化为“一日停功无处补”(指特定时光和意识专注度的不可逆),更具震撼力和现实警醒意义。
* **揭示“方便之门”的危害:** 将找借口拖延的行为,精准比喻为“明日复明日的拖延之戏”,犀利地指出其为意志力消亡的开端。
**总结:**
《重剑无锋——关于刻苦练功》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哲理散文。它成功地将气功中关于“刻苦练功”尤其是“持之以恒”的抽象道理,转化为深刻的人生体悟和精妙的文学表达。文章立意高远,意象生动,语言凝练富有文采,对练习者心理的剖析鞭辟入里,对“恒心”价值的阐述超越了技巧层面,上升到意志锻造和心灵境界的高度。它不仅是对练功者的箴言,也蕴含着关于坚持、意志力与成就任何事业的普遍哲理。其核心意象“重剑无锋”更是对“大巧若拙,大道至简”的东方智慧的绝佳诠释,令人印象深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